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夏天六個通道最易堵 養(yǎng)生八字箴言
![byb.cn](images/lq_doc_line.gif)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15-7-26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人體內有不少通道,當這些通道不暢時,營養(yǎng)無法及時輸送,廢物不能順暢排出,人體就會出現問題。一些零件甚至出現罷工。特別是在炎炎夏日,悶熱的天氣,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,更會加速堵塞人體的重要通道。
今年伏天不好過
6月以來,北京51天內出現32次降雨,7月15日至今,更是連續(xù)降雨。與此同時,今夏全國多地雨量增多。6月1日~7月20日,江南北部、江淮一帶降水較往年同期增多兩成至一倍。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入汛至今的降水量,已創(chuàng)下自2000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最高紀錄。降水雖多,卻不涼快,部分地區(qū)甚至出現異常高溫,中央氣象臺接連發(fā)布高溫預警,北京、天津等地氣溫一度高達40℃。新疆吐魯番更是連續(xù)六天突破45℃,創(chuàng)63年來最長高溫記錄。
當“高溫”遇到“高濕”,濕熱便會在體內糾結,濕濁邪氣就會堵塞身體重要通道,侵害人們的健康。若不及時調理,身體還會向病理轉化,從而誘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、消化功能障礙、泌尿生殖感染、新陳代謝紊亂等諸多問題。再加上今年的三伏天較去年多出10天,濕熱對人體的考驗會更大。
夏天六個通道最易堵
在我看來,以下6個通道的堵塞尤為常見,需引起重視。
血管堵。 夏天溫度高,人體大量排汗,體內水分加速流失,如不及時補水血液黏度會上升,會誘發(fā)血栓、心梗、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。另外,貪食冷飲也會影響心臟:心血管遇冷驟然收縮,會引發(fā)血壓波動,甚至危及生命。
腸道堵。 不喝水、怕出汗、新鮮果蔬吃得少等原因,都會導致腸道蠕動減慢,誘發(fā)便秘。大便滯留腸道,毒素反復被吸收,輕者臉上長痘、精神不振,重則增加腫瘤發(fā)病風險。便秘時用力過猛還會誘發(fā)心腦血管意外。
尿路堵。 夏天濕熱,為細菌和霉菌滋生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如不注意清潔下體、更換內褲,可能導致尿道炎等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??照{房中久坐不動、喝水不夠、排尿次數太少等,也會堵塞尿路。
汗腺堵。 很多人覺得汗味讓人尷尬,便想盡招數“堵塞”汗腺,最常見的當屬吹空調、脫毛抑制排汗、頻繁使用止汗露等。殊不知,憋汗使代謝廢物不能正常排出,更易發(fā)生中暑、毛囊炎、皮膚瘙癢紅腫等問題。夏天吃得油膩,皮膚分泌的油脂增多,也會造成毛囊堵塞、排汗受阻。中醫(yī)認為,如夏天很少出汗,氣血沒有“長開”,人體對風寒的抵抗力就會減弱,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氣侵襲,容易感冒、咳嗽不止。
經絡堵。 長時間吹空調,可能使肩膀、腰部、關節(jié)等局部凝滯寒氣。中醫(yī)認為,“滯則不通,不通則痛”,寒涼導致經絡不通,是夏天腰酸背痛、頸肩疼痛的元兇。尤其晚上,機體抵抗力下降,若不蓋薄被、睡在地上或戶外,寒氣更易滯留體內。
心情堵。 夏天人們容易產生焦躁、煩躁等情緒,出現“情緒中暑”。中醫(yī)認為,情緒變化直接影響血氣運行,如喜傷心、怒傷肝、悲傷肺等。心情不暢還會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。北京一項研究發(fā)現,200個猝死病人中,一半的人曾在24小時內生氣、著急、情緒低落。
八字箴言打開通道
身體通道易堵也能通,伏天里做到以下幾句8字箴言,利于打開身體通道,保持健康狀態(tài)。
規(guī)律生活,養(yǎng)護血管。 按時就餐對血管健康非常重要,夏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少吃肥甘厚味,多吃利于清潔血管的食物,如富含葉酸的綠葉菜、豆類、富含β葡聚糖的燕麥等;其次,保證睡眠,最好還能午睡一會;第三,少吃生冷,保護胃腸的同時也在保護血管。
多吃纖維,活動腸道。 適量多吃蔬果利于補充膳食纖維,促進胃腸蠕動,再搭配30分鐘以上有氧運動,可增加腸道活力,告別便秘。
注意補水,沖洗尿路。 每天喝6~8杯水有利于泌尿系統(tǒng)的健康。補充水分后小便次數增多,不僅及時排出體內代謝毒素,還順便沖洗了尿路,預防炎癥發(fā)生。另外,每日用清水沖洗下體,并及時換棉質透氣的內褲。
運動泡腳,打開汗腺。 夏天應多出汗,建議大家少用空調、適度快走、慢跑,不求大汗淋漓,以微微出汗為宜。體力不足、不便運動的人可泡腳發(fā)汗,還有舒經活絡的作用,水溫以38℃~43℃為宜,每次泡20分鐘左右,不宜過長。
拍拍打打,經絡通達。 每天堅持自上而下雙手有節(jié)奏地拍打雙肩、胸部、中腹部、腹部兩側、兩腿內外側,利于強筋壯骨、活動關節(jié)、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管理情緒,舒暢心情。 夏天人們更應注重舒緩情志,若想緩解煩躁,靜坐值得推薦。端坐閉目想象美好畫面,利于養(yǎng)心安神。另外,牛奶、香蕉、蘋果等食物利于緩解“心情中暑”。
抓住時機,冬病夏治。 “冬病”是指好發(fā)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,如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。“夏治”是指在夏季氣溫最高、陽氣最旺時,在人體特定穴位進行藥物敷貼、艾灸等,治療或預防上述疾病,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。(作者: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、教授 沈雁英)
今年伏天不好過
6月以來,北京51天內出現32次降雨,7月15日至今,更是連續(xù)降雨。與此同時,今夏全國多地雨量增多。6月1日~7月20日,江南北部、江淮一帶降水較往年同期增多兩成至一倍。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入汛至今的降水量,已創(chuàng)下自2000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最高紀錄。降水雖多,卻不涼快,部分地區(qū)甚至出現異常高溫,中央氣象臺接連發(fā)布高溫預警,北京、天津等地氣溫一度高達40℃。新疆吐魯番更是連續(xù)六天突破45℃,創(chuàng)63年來最長高溫記錄。
當“高溫”遇到“高濕”,濕熱便會在體內糾結,濕濁邪氣就會堵塞身體重要通道,侵害人們的健康。若不及時調理,身體還會向病理轉化,從而誘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、消化功能障礙、泌尿生殖感染、新陳代謝紊亂等諸多問題。再加上今年的三伏天較去年多出10天,濕熱對人體的考驗會更大。
夏天六個通道最易堵
在我看來,以下6個通道的堵塞尤為常見,需引起重視。
血管堵。 夏天溫度高,人體大量排汗,體內水分加速流失,如不及時補水血液黏度會上升,會誘發(fā)血栓、心梗、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。另外,貪食冷飲也會影響心臟:心血管遇冷驟然收縮,會引發(fā)血壓波動,甚至危及生命。
腸道堵。 不喝水、怕出汗、新鮮果蔬吃得少等原因,都會導致腸道蠕動減慢,誘發(fā)便秘。大便滯留腸道,毒素反復被吸收,輕者臉上長痘、精神不振,重則增加腫瘤發(fā)病風險。便秘時用力過猛還會誘發(fā)心腦血管意外。
尿路堵。 夏天濕熱,為細菌和霉菌滋生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如不注意清潔下體、更換內褲,可能導致尿道炎等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??照{房中久坐不動、喝水不夠、排尿次數太少等,也會堵塞尿路。
汗腺堵。 很多人覺得汗味讓人尷尬,便想盡招數“堵塞”汗腺,最常見的當屬吹空調、脫毛抑制排汗、頻繁使用止汗露等。殊不知,憋汗使代謝廢物不能正常排出,更易發(fā)生中暑、毛囊炎、皮膚瘙癢紅腫等問題。夏天吃得油膩,皮膚分泌的油脂增多,也會造成毛囊堵塞、排汗受阻。中醫(yī)認為,如夏天很少出汗,氣血沒有“長開”,人體對風寒的抵抗力就會減弱,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氣侵襲,容易感冒、咳嗽不止。
經絡堵。 長時間吹空調,可能使肩膀、腰部、關節(jié)等局部凝滯寒氣。中醫(yī)認為,“滯則不通,不通則痛”,寒涼導致經絡不通,是夏天腰酸背痛、頸肩疼痛的元兇。尤其晚上,機體抵抗力下降,若不蓋薄被、睡在地上或戶外,寒氣更易滯留體內。
心情堵。 夏天人們容易產生焦躁、煩躁等情緒,出現“情緒中暑”。中醫(yī)認為,情緒變化直接影響血氣運行,如喜傷心、怒傷肝、悲傷肺等。心情不暢還會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。北京一項研究發(fā)現,200個猝死病人中,一半的人曾在24小時內生氣、著急、情緒低落。
八字箴言打開通道
身體通道易堵也能通,伏天里做到以下幾句8字箴言,利于打開身體通道,保持健康狀態(tài)。
規(guī)律生活,養(yǎng)護血管。 按時就餐對血管健康非常重要,夏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少吃肥甘厚味,多吃利于清潔血管的食物,如富含葉酸的綠葉菜、豆類、富含β葡聚糖的燕麥等;其次,保證睡眠,最好還能午睡一會;第三,少吃生冷,保護胃腸的同時也在保護血管。
多吃纖維,活動腸道。 適量多吃蔬果利于補充膳食纖維,促進胃腸蠕動,再搭配30分鐘以上有氧運動,可增加腸道活力,告別便秘。
注意補水,沖洗尿路。 每天喝6~8杯水有利于泌尿系統(tǒng)的健康。補充水分后小便次數增多,不僅及時排出體內代謝毒素,還順便沖洗了尿路,預防炎癥發(fā)生。另外,每日用清水沖洗下體,并及時換棉質透氣的內褲。
運動泡腳,打開汗腺。 夏天應多出汗,建議大家少用空調、適度快走、慢跑,不求大汗淋漓,以微微出汗為宜。體力不足、不便運動的人可泡腳發(fā)汗,還有舒經活絡的作用,水溫以38℃~43℃為宜,每次泡20分鐘左右,不宜過長。
拍拍打打,經絡通達。 每天堅持自上而下雙手有節(jié)奏地拍打雙肩、胸部、中腹部、腹部兩側、兩腿內外側,利于強筋壯骨、活動關節(jié)、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管理情緒,舒暢心情。 夏天人們更應注重舒緩情志,若想緩解煩躁,靜坐值得推薦。端坐閉目想象美好畫面,利于養(yǎng)心安神。另外,牛奶、香蕉、蘋果等食物利于緩解“心情中暑”。
抓住時機,冬病夏治。 “冬病”是指好發(fā)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,如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。“夏治”是指在夏季氣溫最高、陽氣最旺時,在人體特定穴位進行藥物敷貼、艾灸等,治療或預防上述疾病,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。(作者: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、教授 沈雁英)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乳腺密度高增患癌風險02-12
- [事件]哪些人適合抽吸血栓02-12
- [事件]動脈硬腦力低02-12
- [事件]感冒后為何會尿頻02-11
- [事件]花眼不再是老年病02-11
- [事件]很多小痛是心病情緒的表現02-11
- [事件]安慰人少做六件事02-10
- [事件]貪吃山楂柿子 胃腸易生結石02-10
最新文章
- [事件]乳腺密度高增患癌風險02-12
- [事件]哪些人適合抽吸血栓02-12
- [事件]動脈硬腦力低02-12
- [事件]感冒后為何會尿頻02-11
- [事件]花眼不再是老年病02-11
- [事件]很多小痛是心病情緒的表現02-11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...02-10
- [事件]安慰人少做六件事02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