欄目類: |
全部文章 |
原創(chuàng) |
網(wǎng)評 |
視頻 |
行業(yè)新聞 |
投票調查 |
網(wǎng)友原創(chuàng) |
養(yǎng)生名人 |
有什么別有病
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兒時管太嚴 長大不快樂
![byb.cn](images/lq_doc_line.gif)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4-7-6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沒時間玩 活動受限 無選擇權 兒時管太嚴,長大不快樂
時間被填滿。受社會和長輩期許的影響,現(xiàn)在的孩子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,學習、培訓、考試、拿證,待完成的事一件接一件,個人時間被大量占據(jù)?!皩λ麄儊碚f,課業(yè)負擔重是常態(tài)。即便因為雙減政策,放學后學校的作業(yè)不那么多了,但課外班并沒有減少?!绷_正杰解釋,為了不讓孩子落后,家長會給他們安排英語、奧數(shù)、舞蹈、鋼琴等各種課程,從回家到上床睡覺,包括周末,孩子的日程表可能都被排滿了,沒有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,也很少有機會找同齡人玩。
行動受限制。以保護孩子安全為由,不少地方存在“課間圈養(yǎng)”現(xiàn)象,即孩子們下課后不能在走廊跑跳、大聲說話,甚至除上廁所外不能出教室?!斑@個階段的孩子原本充滿活力,他們想動、想跑、想跳,卻被告知‘下了課也要慢慢走路’,這會導致他們一整天都只能保持輕手輕腳、小心謹慎的狀態(tài)?!绷_正杰表示,時刻被束縛,孩子們的能量無法釋放,積壓在心里就容易出現(xiàn)情緒問題。
思想難獨立。一方面,父母越來越多地為孩子安排課程、組織娛樂活動,從輔導班、興趣課到外出聚餐,孩子只能被迫接受,而非出于自愿;另一方面,家長們怕孩子走彎路,往往會以過來人的姿態(tài)對孩子的行為和選擇進行嚴格控制、引導和干預?!吧畲笮∈露急桓改赴才帕耍⒆訋缀鯖]有時間去思考自己喜歡什么,很難培養(yǎng)愛好、樹立理想,久而久之便會失去獨立思考能力?!绷_正杰說。
“我們常說‘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’,就是強調要身體力行去體驗、去感受?!绷_正杰表示,現(xiàn)在的孩子總是被動接受安排,可能會慢慢喪失思考、訴說能力,也無法很好地體察和處理自己的情緒,成年后即便擁有更多選擇和權利,也難以享受生活,甚至可能產(chǎn)生心理問題。
美國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·布朗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。他曾歷時42年采訪6000余人,了解受訪者的童年生活和成年后的狀態(tài)。結果顯示,如果兒童時期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,長大后往往不快樂、易焦慮、社會適應力差。很多心理學研究也支持了布朗的觀點,比如小時候受到父母監(jiān)督或社會期望等外力約束較多者,社交、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(fā)展都將受影響:難以發(fā)展有意義的人際關系;容易缺乏成就感、滿足感、獲得感等積極情感;可能因決策機會少、時刻被指導而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無法從錯誤中吸取寶貴的經(jīng)驗教訓。羅正杰認為,真正為孩子著想,應適時、適量給他們以成長的空間。
家長要給孩子一些自行決策的機會。例如,在挑選輔導班時,確保至少有一個是孩子自己選的;對于孩子非常抗拒的課程,不強行要求他們參與。另外,一天要留一段時間讓孩子自由支配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無論是思考問題、下樓跑步,還是單純發(fā)呆,讓他們有獨處的空間。此外,還可以在孩子的不同階段給他們“適齡自由”。例如,允許5歲的孩子在房間里獨自玩耍;鼓勵10歲的孩子自己解決家庭作業(yè);引導15歲的孩子自己做飯、洗衣服、拜訪朋友。對于已經(jīng)成年、但受累于童年經(jīng)歷覺得生活沒有目標和意義的人,羅正杰建議嘗試精神分析療法,讓他們在咨詢師指導下隨心所欲表達想法、感受、情緒,以此探索自己的熱愛、提高對自我的認知,從而重建獨立性,實現(xiàn)自我療愈。
受訪專家:
北京回龍觀醫(yī)院孕嬰幼心理健康中心負責人 羅正杰
本報記者 鐘財芬《生命時報》 2024-06-07 第1806期 第15版
時間被填滿。受社會和長輩期許的影響,現(xiàn)在的孩子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,學習、培訓、考試、拿證,待完成的事一件接一件,個人時間被大量占據(jù)?!皩λ麄儊碚f,課業(yè)負擔重是常態(tài)。即便因為雙減政策,放學后學校的作業(yè)不那么多了,但課外班并沒有減少?!绷_正杰解釋,為了不讓孩子落后,家長會給他們安排英語、奧數(shù)、舞蹈、鋼琴等各種課程,從回家到上床睡覺,包括周末,孩子的日程表可能都被排滿了,沒有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,也很少有機會找同齡人玩。
行動受限制。以保護孩子安全為由,不少地方存在“課間圈養(yǎng)”現(xiàn)象,即孩子們下課后不能在走廊跑跳、大聲說話,甚至除上廁所外不能出教室?!斑@個階段的孩子原本充滿活力,他們想動、想跑、想跳,卻被告知‘下了課也要慢慢走路’,這會導致他們一整天都只能保持輕手輕腳、小心謹慎的狀態(tài)?!绷_正杰表示,時刻被束縛,孩子們的能量無法釋放,積壓在心里就容易出現(xiàn)情緒問題。
思想難獨立。一方面,父母越來越多地為孩子安排課程、組織娛樂活動,從輔導班、興趣課到外出聚餐,孩子只能被迫接受,而非出于自愿;另一方面,家長們怕孩子走彎路,往往會以過來人的姿態(tài)對孩子的行為和選擇進行嚴格控制、引導和干預?!吧畲笮∈露急桓改赴才帕耍⒆訋缀鯖]有時間去思考自己喜歡什么,很難培養(yǎng)愛好、樹立理想,久而久之便會失去獨立思考能力?!绷_正杰說。
“我們常說‘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’,就是強調要身體力行去體驗、去感受?!绷_正杰表示,現(xiàn)在的孩子總是被動接受安排,可能會慢慢喪失思考、訴說能力,也無法很好地體察和處理自己的情緒,成年后即便擁有更多選擇和權利,也難以享受生活,甚至可能產(chǎn)生心理問題。
美國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·布朗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。他曾歷時42年采訪6000余人,了解受訪者的童年生活和成年后的狀態(tài)。結果顯示,如果兒童時期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,長大后往往不快樂、易焦慮、社會適應力差。很多心理學研究也支持了布朗的觀點,比如小時候受到父母監(jiān)督或社會期望等外力約束較多者,社交、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(fā)展都將受影響:難以發(fā)展有意義的人際關系;容易缺乏成就感、滿足感、獲得感等積極情感;可能因決策機會少、時刻被指導而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無法從錯誤中吸取寶貴的經(jīng)驗教訓。羅正杰認為,真正為孩子著想,應適時、適量給他們以成長的空間。
家長要給孩子一些自行決策的機會。例如,在挑選輔導班時,確保至少有一個是孩子自己選的;對于孩子非常抗拒的課程,不強行要求他們參與。另外,一天要留一段時間讓孩子自由支配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無論是思考問題、下樓跑步,還是單純發(fā)呆,讓他們有獨處的空間。此外,還可以在孩子的不同階段給他們“適齡自由”。例如,允許5歲的孩子在房間里獨自玩耍;鼓勵10歲的孩子自己解決家庭作業(yè);引導15歲的孩子自己做飯、洗衣服、拜訪朋友。對于已經(jīng)成年、但受累于童年經(jīng)歷覺得生活沒有目標和意義的人,羅正杰建議嘗試精神分析療法,讓他們在咨詢師指導下隨心所欲表達想法、感受、情緒,以此探索自己的熱愛、提高對自我的認知,從而重建獨立性,實現(xiàn)自我療愈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經(jīng)常被否定 孩子沒主見02-07
- [事件]為啥掏耳朵會上癮02-07
- [事件]流感蔓延日本醫(yī)療體系承受重...02-07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最新文章
- [事件]經(jīng)常被否定 孩子沒主見02-07
- [事件]為啥掏耳朵會上癮02-07
- [事件]流感蔓延日本醫(yī)療體系承受重...02-07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