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林中鵬就張悟本事件答光明日報記者問
![byb.cn](images/lq_doc_line.gif)
?
中醫(yī):“康乾浩劫”而非“盛世”
?
記者:您昨天在電話中說中醫(yī)放棄了自己的價值評估標準,這個進程大概是從清朝“康乾盛世”的時候開始的?
?
林中鵬:所謂“康乾盛世”要說幾句話。一個就是我們今天中醫(yī)出現的問題。比如說我們國家現在很重視,我們歷屆的領導都很重視中醫(yī),建國以來哪一個領導不支持中醫(yī)?都支持,投的錢很多,但是越多中醫(yī)越扶不起來。新成立的一些中醫(yī)院是用西方醫(yī)學的價值評估體系(建立起來的),很難產生所謂的名醫(yī)。因為你是用西方醫(yī)學來評估,所以這個問題就非常難辦。
?
為什么說我們現在中醫(yī)界要反省,你到底要怎么做,難道你是要恢復到解放前嗎?我們現在不行,你恢復到解放前,那個時候是不是中醫(yī)還很好?也不好。恢復到什么?恢復到滿清時代你滿意嗎?中醫(yī)是不是就解決問題,實際上滿清在中醫(yī)學術上是一落千丈。
?
記者:那個時候是因為滿清不信這個東西,他入主中原不信這個東西?
?
林:我們談談——因為這個本來跟學術沒關系,但是跟學術的成因有關系,要稍微講一下——剛才我們已經講了,養(yǎng)生之道作為醫(yī)學上的主流之一,從隋朝到明朝,歷代的國家都有頒布,養(yǎng)生之道都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。從隋開始,唐朝、宋朝,特別是宋朝,宋朝頒布的所有的經典都有養(yǎng)生方、導引術,甚至包括金元四大家,就是南宋、北宋以后,所謂的四大家留下的著作里面都談到了養(yǎng)生的問題,都談到了導引的問題,這說明什么?就是在金元那時候都沒有改變,盡管是少數民族在統(tǒng)治,但是都沒有改變。
?
到了明朝以后那是很清楚,在太醫(yī)院是有導引科的,甚至他們在培養(yǎng)人才的時候……
?
記者:這個導引科是什么?
?
林:導引是什么概念?剛才我們講,就是在隋朝的時候把養(yǎng)生的概念……提出兩個,一個養(yǎng)生方,一個叫導引法,這兩個混在一起的,導引是什么概念?叫“導氣令和、引體令柔”,你看三個要素,領導的導,要讓你的氣變的非常和,你要心平氣和,中國的語言……翻成英語怎么翻?沒法翻,只能按照它的意思去翻,但是這個是養(yǎng)生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所以“導氣令和”,就是說養(yǎng)生的最重要的關鍵是讓你心平氣和。第二個“引體令柔”,就把你的身體關節(jié)都松開了,中國最早的醫(yī)術現在我們保留的是公元前186年,呂后時代寫的叫《引書》,呂后鳳凰二年,這本書在荊州那個地方,就是湖北張家山247號漢墓里面發(fā)掘出來,一共是1236枚的竹簡,其中《引書》部分是一百二十多枚,里面大量的導引法養(yǎng)生方,里面非常豐富,但是我們也很奇怪的是中國對它沒有研究,最早對它有研究的是德國——張家山漢墓1984年就發(fā)掘出來了——在波恩大學里面,我參加了那個會,他們已經公布了他們對《引書》的研究結果,《引書》就是講的養(yǎng)生的內容,養(yǎng)“性”的內容。
?
我們今天中醫(yī)界里面一直就把剛才講的巢元方在公元610年的《諸病源候論》這本書,213個導引法都視為是我們中醫(yī)自己的,是我們醫(yī)學的范圍,但是這本書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個人會用,只是從文字上面做一個解釋,但是如何用,沒有人進行研究。所以應該說我們對養(yǎng)生的研究現在基本失傳,只有在食療跟藥膳上面做一點小文章而已,整個養(yǎng)生的概念已經去掉一大半,因為剛才開始我已經講,老大(指“神”)……
?
(藥食同源:點擊放大)
?
這幅圖縱坐標是西醫(yī)營養(yǎng)學的標準,橫坐標是中醫(yī)的標準……講的就是說食療當中的性、氣、味……比如說肉都一樣,什么驢肉、豬肉,如果你讓一個營養(yǎng)學專家冒充成養(yǎng)生專家的話,那問題就很大了,你怎么解釋牛奶跟羊奶之間什么關系?牛奶跟酸奶之間是什么關系?再一個,牛肉、羊肉跟豬肉之間又有什么關系?都是蛋白質。但是從中醫(yī)角度上就(反而)分的非常細,所以不要以為是西醫(yī)的標準定量做的很細,中醫(yī)的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?
中醫(yī)里面這種思維方式跟中國人的(思維)方式是有關系的。舉一個例子,南轅北轍這個成語,說的是一個人駕著一輛車去旅游,路中去問,我要到某某地方,人家告訴他你現在方向錯了,然后旅游者怎么回答?不要緊,我這個馬很結實,我這個車非常好,路人就告訴他你應該是北轅,你不應該是南轅,你方向錯了,他又回答,不要緊,我這個經費多的很,旅費很充足。這里面說明了什么?定性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最重要的,所以我們把旅費、馬匹的好壞、把車結實的程度就看成西醫(yī)的量,所以西醫(yī)的量如果定性不準確的話,西醫(yī)的定量方法有可能會危害到最后的決策。中國很多成語里面都包含著這樣的智慧。因此中醫(yī)和西醫(yī)的標準應該互參,而不是像現在用一種來代替另一種。所以你看牛奶的問題你說不清楚,豆的問題你也說不清楚。
?
還有一個故事,就是關于豆的問題。黃豆是中性的,你吃多一點沒關系,但是有一條,豆腐你可不能夠使勁吃,為什么?豆腐磨完以后,豆腐好吃,但是豆腐是寒涼的,在農村都知道,因為農村里面哪個地方買豆腐?只有家里做豆腐做一大鍋讓孩子吃,吃了以后孩子有的受不了,寒涼,胃疼、胃病就出來了,什么原因?做成豆腐的豆已經變成寒性。所以從西醫(yī)的角度雖然都是植物蛋白,你變成更細了,把渣去掉了更集中提煉了,這個因子就出來了,蛋白質就多了,好啊,但是從中醫(yī)的角度這個已經變成寒涼了。
?
今天我們來看,同樣是黃豆,如果你把它發(fā)酵了變成豆豉,這個豆豉就是溫性的?!€有我們今天食品的安全問題非常成問題,中國人吃不到真正的醬油。我這樣說你可能說怎么沒有,到處都是賣醬油的,你怎么說沒有醬油呢?因為豆豉是經過發(fā)酵,是有活性的,現在我們所有的醬油都規(guī)定加添加劑,我們現在中國人一年吃的幾萬噸添加劑,沒有人去管它,它為了防腐,但是你不知道,這里面生物活性,一防腐就防掉了,所以現在防腐防掉以后,我們現在腸胃的細菌很弱,我們人跟細菌們共生已經不知道幾十萬年了,這幾十萬年當中都共生在一起,現在你要加添加劑,要防腐,所以大家吃進去要殺這個細菌,好了,殺完以后現在在酸奶里面又增加所謂的益生細菌,一方面讓你吃添加劑,一方面讓你吃益生細菌,這些都使食品安全成了問題。所以今天為什么大家關心食品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從這些大的角度來說,我們應該能夠理解目前大家為什么對這個問題那么關注。
?
記者:剛才我看您講了兩個特別重要,一個是現在中醫(yī)放棄了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,還講了一個就是我們對于養(yǎng)生的研究現在已經基本失傳了,這兩個有必然聯系嗎?是不是因為我們首先放棄了這個價值評估體系?
?
林:這兩個是必然聯系的,我現在講一下它們是怎么回事。滿清統(tǒng)治的時候。我現在為什么忌諱講這個事,我們跟滿族是兄弟民族了,不要談了。
?
記者:民族團結……56個民族一家。
?
林:這個東西是非常錯誤、非常危險的觀念,明年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了,當年孫中山提出的“驅逐韃虜,恢復中華”,能夠去說咱們以前都是兄弟,你殺了我的祖先,沒關系,我們現在都是和平,是兄弟了。漢族和滿族當然是兄弟,但是對滿清統(tǒng)治者當時的行為你可不能夠這么評價,否則是對中華民族的一個褻瀆,毛主席、周總理在對日本友人談話時也是這么評價日本人的,就是要把少數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和廣大日本人民區(qū)別開來。
?
當時在康熙已經坐穩(wěn)江山以后,曾經發(fā)出兩道上諭,你們可以到檔案館去查的,第一道上諭說朕是不吃藥的,朕的皇阿瑪也是不吃藥的,朕的太皇太后也是不吃藥,當然這個藥前面應該括弧加一個“中”字。他說這個話是可以理解的,從文化的角度可以理解,為什么?滿族以前是信薩滿教,有病就做做法,(滿族)也有他(治病方面)的東西,但是他絕對不是中醫(yī)。比如末代皇帝溥儀有一次偷吃水晶肘子,因為餓壞了,就是節(jié)食——滿族有自己的習慣——偷吃了,因為一看自己從來沒吃過,一把抓了就吃了,等到搶回來已經吃了一大半,最后怎么辦?按照滿族的規(guī)定要“蹲”,就是四個太監(jiān)抓起他舉起來把他摔下去,為什么?怕他囤食。這是他們的所謂的醫(yī)療方法,好不好我們不好評價,就是說這是他們的文化,所以他們不吃藥。你要知道,他們是代表入主中原里三代的君王,第一代孝莊皇太后,第二代順治,第三代康熙,都不信中醫(yī)的。這條上諭是干什么?就是說你們以后不要提這件事,是教訓他的臣工的,所以他就是這種態(tài)度,對醫(yī)學就是這種態(tài)度。你看整個滿清一代,我們的中醫(yī)學基本上沒有發(fā)展,但是還有個別的好東西出來,都是在民間層次,誰呢?吳鞠通、葉天士,都在滿清初年,還有幾位抗清的義士,像傅青主、像王清任,這都是在民間的,但是在御醫(yī)里面、太醫(yī)院里面沒有,乏善可陳,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態(tài)度。
?
等到1822年,道光干脆——乾隆時代已經有太醫(yī)院——跑到太醫(yī)院去,從現在開始針灸取締,這個是在太醫(yī)院里面取締,1822年,就是道光上臺的第二年。
?
記者:那就是道光二年。
?
林:到這個時候,滿清統(tǒng)治者就把中醫(yī)的整個體系肢解了,只留下所謂的中醫(yī)……今天中醫(yī)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滿清的思維方式。把中醫(yī),原來針灸是放成了另類。道光理由很簡單,真龍?zhí)熳拥纳砩显趺茨軌蜃屓思夷靡粋€針往你身上捅呢?不是為君之道,做皇帝的是不可以讓你這樣,因此就把它(指針灸)消滅。幾千年的文化到滿清發(fā)生了大倒退,但是我們現在接受了,我們現在很多中醫(yī)都不會針灸。針灸的命運是這樣,“養(yǎng)生”的命運更是列入等外。在滿清時代的所有醫(yī)術,帶有官方性質的醫(yī)術全部把養(yǎng)生都排除在外,跟明以前大不一樣。
?
因此,現在一個食療(為什么會引起)大家爆發(fā)出對養(yǎng)生的熱情?而且只是(對)養(yǎng)生的一小部分(爆發(fā)出)這種熱情,千萬不要認為是亂,這個說明什么?大家終于算明白過來,我們這一段時間以西方醫(yī)學作為價值評估體系,對我們人體生命來說是有損害的,我們放棄我們的國寶作為一個標準是有損害的,所以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,不管這個現象的背后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所謂的亂,我覺得這個都可以理解。
?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