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烏梅丸治療膝關節(jié)痛
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3-1-13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用烏梅丸治腿疼?不僅普通人可能沒聽過,就連專業(yè)的中醫(yī)師也很少這么開方。但臨床中卻的確有人這么用,也收獲了不錯的療效。
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主治醫(yī)師 劉 承
《生命時報》 2022-12-23 第1667期 第20版
烏梅丸是驅蟲劑,出自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:“蛔厥者,其人當吐蛔……烏梅丸主之;又主久利?!蓖禄紫x的癥狀,如今聽起來很嚇人,在古代卻經常能見到。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,當患者出現(xiàn)吐蛔蟲,并且伴有四肢發(fā)冷、脈搏微弱,就能用烏梅丸治療;烏梅丸還可以治療經常拉肚子。
烏梅丸組方很簡單,原方由烏梅三百枚、蜀椒四兩、細辛六兩、附子六兩(炮)、干姜十兩、桂枝六兩、人參六兩、當歸四兩、黃連十六兩、黃柏六兩。烏梅用醋浸、去核、蒸,余藥研成粉末,加蜜和烏梅搗制成丸,每丸重9克。每次1丸,每日3次,空腹以溫開水送服。
說到烏梅丸就繞不開厥陰病。所謂厥陰病,其病機為寒熱錯雜,常以口渴、心煩的表現(xiàn)為熱癥,以不想吃飯、腹瀉的表現(xiàn)為寒癥。烏梅丸中用蜀椒、細辛、附子、干姜、桂枝五味熱藥溫陽,人參益肝氣,烏梅、當歸補肝,黃連黃柏清內郁之熱,形成了補肝為主、寒熱并調之方。
烏梅丸實由數(shù)方組成,蜀椒、干姜、人參乃“大建中湯”之主藥;附子、干姜,乃“四逆湯”之主藥;當歸、桂枝、細辛乃“當歸四逆湯”之主藥,因肝陽虛而肢厥,以當歸四逆湯通陽。烏梅丸集數(shù)方之功于一身,具有多種功效,調整寒熱,使陰陽平和,故應用廣泛,現(xiàn)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、慢性胃炎、頭痛、心絞痛、痛經等。
膝關節(jié)痛多見于中老年人,最常見的是膝骨關節(jié)炎,也就是西醫(yī)常說的退行性改變。中醫(yī)認為本病由肝腎虧虛、筋脈失養(yǎng)所致。膝關節(jié)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(jié),而肌肉包繞薄弱,容易受風寒等外邪侵襲,中醫(yī)認為膝為筋之匯聚處,而肝主筋、腎主骨,因此治療膝關節(jié)痛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祛風濕、通經絡。烏梅丸中烏梅、當歸補肝、養(yǎng)肝,人參益肝氣,附子、干姜、蜀椒溫陽散寒,細辛、桂枝通絡止痛;在大量溫熱藥中用黃連、黃柏,既可防溫藥化燥傷陰,又可祛濕熱之邪,以防濕邪阻滯經絡。由此可見,烏梅丸治療膝關節(jié)痛符合醫(yī)理,體現(xiàn)了中醫(yī)異病同治的思想。
在什么情況下用烏梅丸才會有效?可以概括為幾個要點:1.口渴,心煩;2.肢體怕冷;3.不思飲食、容易腹瀉;4.脈沉細或弦而無力。烏梅丸是中藥,一定要在有經驗的中醫(yī)師指導下使用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“手機失智癥”找上老人02-22
- [事件]想長壽 身心得有“彈性”02-22
- [事件]吃腰果減少胖人炎癥02-22
- [事件]49歲后運動能力會速降02-21
- [事件]好膽固醇保護中年人大腦02-21
- [事件]腦腐是一種現(xiàn)代病嗎02-21
- [事件]抗栓藥會讓消化道出血02-20
- [事件]半數(shù)急性心肌炎可康復02-20
最新文章
- [事件]“手機失智癥”找上老人02-22
- [事件]想長壽 身心得有“彈性”02-22
- [事件]吃腰果減少胖人炎癥02-22
- [事件]49歲后運動能力會速降02-21
- [事件]好膽固醇保護中年人大腦02-21
- [事件]腦腐是一種現(xiàn)代病嗎02-21
- [本站]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(xiàn)體位性眩...02-20
- [事件]抗栓藥會讓消化道出血02-20